过去的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乌兰县县委、县政府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转变”上来,形成“四个转变”的体制机制,扎扎实实干出了一条符合乌兰实际,彰显乌兰优势,突出乌兰特色,充满发展活力的“四个转变”新路子。
近年来,乌兰县县委、县政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工业投资持续下滑,工业增速放缓和产品出厂价格走低的严峻形势下,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相关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四个转变”新思路和“四个走在全省前列”新要求为主基调,围绕“345”发展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着力促进保增稳产,着力提升传统动能,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抓项目扩投资,着力优化生态环境,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着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乌兰建设取得新成效,乌兰县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循环经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
乌兰县作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十三五”时期,乌兰县全力打造煤化工、盐化工、新能源三个基础主导产业,高原特色农牧业、旅游业两个特色产业以及民族文化、电商物流两个新兴产业,形成“3+2+2”产业体系,力争将乌兰打造成海西州内最具活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的盆地强县。
乌兰县确定了“345”发展目标,即与全州同步实现整体脱贫、同步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煤化工、新能源、高原特色旅游和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四个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到2020年,全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循环工业体系基本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凸显,区域品牌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主要民生指标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县域生态功能进一步恢复和增强,生态文明体系初步建立;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向纵深延伸
乌兰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内容,以宣传教育进社区、便民服务进社区、扶贫帮困进社区、卫生医疗进社区、文化活动进社区等“七进”为载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社区活动,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摄影展等活动。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及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民利民,方便群众办事为目的,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智能作用,畅通联系服务渠道,逐步建立文化、娱乐、医疗、老龄、低保、助残等服务项目,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咨询、
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便民服务,各族群众团结友爱奋进意识进一步增强,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社区居民心中。
乌兰县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民心工程”相结合,经常走访入户,慰问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群众。组织社区干部、工作组与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结民族团结对子,一对一帮扶,为他们出点子,想法子,助其脱贫致富,促进社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医疗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内空巢、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做诊疗、血压血糖检查等服务,讲解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饮食起居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不断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文明和谐、团结进步的浓厚社会气氛。
乌兰县委、县政府不断提升内生动力,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生态、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质、稳中有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精准滴灌,乌兰县1093人全部脱贫
乌兰县按照“党委牵头、政府主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县政府与各镇,各镇与各贫困村分别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动员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投身精准扶贫工作中,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从实际出发,找到脱贫致富的“金点子”。
乌兰县创新思路和举措,按照“八个一批”及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乌兰县扶贫从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再向这些贫困户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让他们树立“能创业”“敢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才能拔掉精神上的穷根。乌兰县403户贫困户共109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
旅游业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乌兰县实施旅游扶贫县级试点项目,在茶卡镇建立旅游扶贫产业园,将1500万元旅游扶贫产业园项目发展资金和3个贫困村的9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发展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业,每年按照入股金额的10%向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分红,并将部分贫困户吸纳到企业经营的酒店、餐饮店务工,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执政根基